(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4月24日报道:“以书易书”兑换区,为家中闲置的自然科普书籍找到新用处;“绿螺漂流书”漂流点,以接力的形式完成阅读心得交流,来一场思想上的隔空碰撞;“绿螺悦读秀”,将原创科普读物中的角色和内容转变一场场生动的科普表演……近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一场人气颇旺的“悦读博物馆”特别活动。
据了解,“悦读博物馆”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基于馆内原创科普读物全新推出的科普品牌活动。活动面向阅读爱好者、博物馆爱好者、自然爱好者等群体,通过创新阅读体验、拓展阅读内涵,赋予纸质科普读物立体鲜活的新形象,倡导公众形成爱自然、读自然、懂自然的阅读习惯。
东方网记者在现场看到,首次开门迎客的“绿螺快闪书店”里展示了琳琅满目的自博馆原创科普读物,科学漫画、探索笔记、手工书各种形式应有尽有,植物、鸟类、古生物各类主题均有涉猎。观众不仅可以在“悦读区”自由借阅书籍,还可以在“兑换区”以书易书,为家中闲置的自然科普书籍找到新用处,形成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模式。
“这次我们带来了不少曾经获得‘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等近20项奖项荣誉的优质科普读物,比如《自然趣玩屋》《鹦鹉螺漫画》《鹦鹉螺探索笔记》《纸间自然》等系列丛书。”上海科技馆自博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朱莹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有别于一般的科普读物,此次推出的部分优质科普读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读物内容与自然博物馆展品相结合。
以《寻鸟记》这本书为例,该书以探索漂流笔记的形式展开,书内精选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不少展陈物种,孩子们在阅读时可结合场馆里的标本去探索,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会去观察、去记录。
除了“多元”的线下体验,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视频号还上线了“悦读博物馆”系列短视频。该视频在馆方原创科普图书内容的基础上二次创作而成,以脑洞大开的视频创作形式、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的科学内核,激发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心,带领观众探索书中未尽的精彩世界。
据馆方介绍,未来,“悦读博物馆”品牌将进一步丰富阅读形式、延伸阅读内涵、创新阅读场景,不断为公众带来新奇有趣、动静相宜的阅读体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
河北20条措施助力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
2023年01月06日公告发布
红薯一定不能生吃,尤其是肠胃不适的人更不能生吃红薯。因为红薯中淀粉含量多,淀粉中的淀粉颗粒如果不经高温破坏,很难被人体消化,所以吃红
在12月31号晚上这天,打开朋友圈大家都在告别2022、迎接2023,我却想不到任何值得发的内容。没有外出体会元旦的节日氛围,也没有观看任何跨年活动
1月5日A股收盘,沪指涨1 01%,报收3155 22点;深成指涨2 13%,报收11332 01点;创业板指涨2 76%,报收2399 46点。三大指数今日高
*ST天马(002122)01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月6日,嘉实基金公告,嘉实京东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公众投资者认购总量已超过公众发售总量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