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丹萍)日前,一部名为《孑孓——镇上人城里生存文本》的书籍出版上架。本书由一泓所著,是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开年推出的首部“大风”原创长篇小说系列之作。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撰写推荐语:“反抗与抵御,突破与进取,一代小镇少年的精神成长史。”作家赵松评价:“这个叫一泓的人,似乎铁了心要用这一部书说尽难以言说的一切。仿佛写完了就可掷笔收手,坦然退去,与他的回龙镇和红花坡、甚至也与这本书相忘于江湖。”
作者一泓表示,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只是一个“汉语长文本”。他试图寻找到一条当代汉语写作的新路子,甚至在文本中一开始就宣称:“我也许更需要一场灵魂深处的忏悔,而不是构建缜密起伏的故事。”“或许,我应该耐心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我对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一点也不好奇。”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文本?
本书书名中的“孑孓”,意为蚊子的幼虫。不过,除了书名,全文本再也没有提及这个生物。有评论家解读:“‘孑孓’是一种极其平庸的人生的象征。”
作者宣称不讲故事,但书中到底有没有故事?其实是有的。它看似简单,只是一个“我”,一个“了了”,以及一些穿插其中的镇上人城里人的零碎生活。实则并非如此,全文本时间跨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地域横亘乡镇至城市,这是一代人的小世界和一个大世界的故事。一泓在文本结尾写道:“我就是了了,了了就是我;我不是了了,了了不是我……”
在文本类型方面,本书涵盖格言、日记、书信、论文、说明书、清单、菜谱、病例、检讨书、档案、引言、词条、宣言等多种类型。虽然种类多样但并不失序,在这里,你能体验到城-镇、孑孓-蚊子、生存-死亡、精神-肉体……几个对立项的对比和并置,构成了一个主线,让文本有了隐形的秩序。
“他的雄心在于完全打破文本的边界,将各种文本作为一种砖石般的‘综合材料’,任由他穿插、扭曲、拼贴、装置,以便让文本的呈现效果更加本真和有效。”诗人朵渔说,在这种观念下,语言和叙事变得不再重要,甚至应该改变其根本性质和功效,因为“一切言语都是徒劳!遗忘和离开是最佳的智慧。”
河北20条措施助力开放发展先行区建设
2023年01月06日公告发布
红薯一定不能生吃,尤其是肠胃不适的人更不能生吃红薯。因为红薯中淀粉含量多,淀粉中的淀粉颗粒如果不经高温破坏,很难被人体消化,所以吃红
在12月31号晚上这天,打开朋友圈大家都在告别2022、迎接2023,我却想不到任何值得发的内容。没有外出体会元旦的节日氛围,也没有观看任何跨年活动
1月5日A股收盘,沪指涨1 01%,报收3155 22点;深成指涨2 13%,报收11332 01点;创业板指涨2 76%,报收2399 46点。三大指数今日高
*ST天马(002122)01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1月6日,嘉实基金公告,嘉实京东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公众投资者认购总量已超过公众发售总量
X 关闭
X 关闭